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合作 > 交流合作

Dieci anni istruzione in Cina: La riforma e lo sviluppo di istruzione professionale

来源: 时间:2022年06月17日 浏览次数: 【字体:

  A Review of Achievement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2012-2022)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China’s educational and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Since 2012, China has made great efforts to reform this sector. As a result, a total of 61 million skilled professionals have graduated from 7,294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1,518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cluding 32 polytechnic colleges) across the country.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has taken a major step in terms of diversity, quality, and contribution to social progress.

More specifically,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following
seven aspects:
(1) Alignment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To keep pace with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two rounds of overall adjustments have been made to the struct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isciplines based on keen observation of new developments in supply chains, markets, technologies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By aligning discipline categories with industries, industry segments and posts (or technical areas) in a vertical manner, 108 outdated disciplines have been phased out and 1,007 upgraded or added, with the modification rate exceeding 70%. Now, over 1,300 disciplines and 120,000 programs are offered b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cross the country, covering basically all area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the IT-powered service sector, over 70% of new frontline workers are graduates of
vocational schools.

(2) Promoting education-production integration
A series of policie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enhance a vocational training mechanism featuring government coordination, guidance from industrial associations and participation of enterprises. To date, this mechanism has witnessed a number of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Over 1,500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s (alliances) have been set up; 3,000 enterprises established collaboration with vocational schools; and 21 cities were approved to conduct pilot projects for advancing education-industry integration. In addition, supported by favorable land, financi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24,900 training centers were co-established b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with an annual growth rate reaching 8.6%. Over 1,000 training programs adopted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benefiting 100,000 students.

(3) Establishing a direct link with academic education Coordin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and academic education has been enhanced to provide more varied choices for stud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Over 4,500 vocational schools give support to 110,000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offering courses on labor practices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Enrollment method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ve been optimized to include examination of both academic knowledge and vocational skills. Thanks to these measures,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considered to be as important as academic education in terms of contribution to personal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progress.

(4) Strengthening the vertical link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With the issuance of the Law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objectiv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have been clarifie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ocus on training candidate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ho are equipped with basic technical skills and academic knowledge. Supported by a number of national projects, polytechnics are required to produce graduates capable of serv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has been developed recently, aiming to provide degree programs for vocational students.

(5) Improving both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hina has built the world’s largest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emphasizing both degree programs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enrollment scale has been expanded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an
additional 4,133,000 students admitted during this period. In 2021, 5,570,000 students were enrolled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4,890,000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addition, vocational schools also provide training services, benefiting millions of people every year.

(6) Serving lifelong learning needs

Power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joined hands with continuing and regular education to contribute to a learning society where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re available to everyone at any time. With central government investment for 10 consecutive years,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mart platform was launched this year, integrating teaching resources all over the country covering 19 disciplines and 396 subcategories at the higher education level. A total of 1,891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fer degree programs in the form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with registered students accounting for 46.8% of the total number of undergraduates. To promote community education, 129 communities have been approved to conduct pilot projects and 120 districts (counties) have been allowed to implement demonstration programs. In addition, 30 open universities for senior citize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7) Support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
China has established partnerships with over 70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expanding bilateral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Over 400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received a total of 17,000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et up 20“Lu Ban Workshops” (with Lu Ban being a great craftsman and inventor in ancient China) providing technical training in 19 countries, and offered “Chinese language plus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s in more than 40 countries, introducing replicable and successful Chinese practices to BRI countries

 5月24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请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实践课教师邢小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副书记李大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欣斌,白天鹅宾馆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刘斌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

  主会场和分会场的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各位来参加教育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这也是我们“教育这十年”“1+1”发布采访活动的第三场。一场“云发布”,一路“云采访”,前两场下来,记者反映还不错,所以今天我们欢迎北京的记者朋友继续线上参加新闻发布会,广东的中央驻站记者和省属媒体的记者,在广东分会场参加发布会,大家一起来关注职业教育的这十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召开重要会议,出台重磅文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职业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多位嘉宾共同为大家做介绍。

  主会场出席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陈子季司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任友群司长,还有本场的点评专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的邢晖主任。我们还请了一位老师代表,是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实践课的邢小颖老师,邢老师是在线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分会场,也是我们一路采访团的实地采访点设在了广东,在分会场参加发布会的嘉宾有: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副书记李大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杨欣斌书记,还有一位企业的代表,是白天鹅宾馆的刘斌副总经理。下面,在正式介绍相关内容之前,大家一起看一个视频短片,回顾一下职业教育走过的这十年。

  下面,我们请陈子季司长介绍职业教育十年改革发展的成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大力度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十年来,我们牢牢抓住大发展、大改革的历史机遇期,不断打开视野、提高站位,统筹把握规模与内涵两个维度,相继迈上了3个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大台阶:

  一是立足自身审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二是立足整个教育体系审视职业教育,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确立类型教育的定位。三是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审视职业教育,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

  回顾这十年,我国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不断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取得明显发展,不仅是由于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需求和坚实条件,也是因为职业教育发展始终把构建完整体系作为核心任务和逻辑主线,不断创新制度设计、加大政策供给,努力把职业教育建设成为一种对经济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特定功能的教育,一种有着广泛需求基础的教育,一种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具体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适应性更强。面向市场、服务产业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十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两次调整专业目录,出台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等专项规划,力求在服务面向上突出“全”,在专业设置上突出“新”,在目录架构上突出“特”。同时,“一老一少”相关专业布点达到了5000多个。

  二是全面深化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办学路子更宽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十年来,我们陆续出台并实施《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开展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型城市等一系列试点,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推进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办学,校企合作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逐步形成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新局面。

  三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学生成长的路径更加畅通了。推进普职融通渗透是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客观要求。我们树立开放包容融合的大教育观,为学生不同成长阶段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多路径成才的畅通渠道,推动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类型有机衔接、协调发展。

  一方面,引导青少年树立技能报国之志,全国4500余所职业学校支持中小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和职业启蒙教育,辐射中小学近11万所,参与人次超过1500万。另一方面,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为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提供更适合的多样化发展机会。

  四是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有效贯通,职业学校学生发展力更加足了。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让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十年来,“中职—职业专科—职业本科”一体化的职业学校体系基本建成,中职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专科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职业本科发展稳步发展。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专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预留空间,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上本科,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提高

  五是职业学校的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责任担当更大。“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十年来,我们推动“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落地,完善学历教育和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21年高职学校招生557万人,相当于十年前的1.8倍;中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招生489万人,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此同时,国家先后出台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启动“1+X”证书的制度试点。目前,全国1万余所职业学校每年开展各类培训上亿人次,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的高职院校中,141所学校年培训量超过了5000人/日,86所学校年培训量超过了10000人/日,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并重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基本形成。

  六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职业教育办学形式更活。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支柱。我们始终坚持人人皆可成才,并为人人尽展其才创造条件。十年来,职业教育用数字化赋能,不断拓展办学空间,主动与继续教育、普通教育有机衔接。今年12月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覆盖19个大类,396个高职专业,汇聚了660余个专业教学资源库,1000余门在线精品课和2000余门视频公开课,以及420余万条视频、图片、稳当等颗粒化资源,为全民学习提供充足的数字资源。继续教育不断完善资源供给和服务机制,全国共有1891所各类高校举办学历教育继续,在学人数占高等教育本专门数的46.8%,有力提升了国民受教育年限和素质。大力推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建设,确定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129个、示范区120个,建成30所老年开放大学和老年教育专门机构。

  七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职业教育开放水平更高。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我们既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还要博采众长、融通中外、借鉴吸收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加快制度创新、重塑比较优势。十年来,我国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中不断实现“再提升”,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稳定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我国招收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地和境外办学的主要集聚地。多元协同培养模式和管理规范逐步形成。目前,400余所高职院校和国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全日制来华留学生规模达到1.7万人。2019年,13所高职院校协同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海外独立举办第一所开展学历教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5个教学标准成为赞比亚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在海外19个国家建立了20个“鲁班工坊”,泰国的“鲁班工坊”建设人员被授予“诗琳通公主纪念奖章”。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为各国学员提供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发展机会。

  各位朋友,过去的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从层次走向类型、从政府主体走向多元参与、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的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办好职业教育,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以自身高质量发展肩负起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使命。

  必须坚持把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找准自身发展定位。

  必须坚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社会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有尽展其才、人生出彩的机会。

  必须坚持自信自强、放眼国际,增强提出全球议题、参与国际合作、解决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能力。

  十年的披荆斩棘,十年的繁花似锦,今天,我国职业教育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细化落实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自立自强中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产业生力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陈子季司长,大家知道,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接下来我们就请任友群司长来介绍职业教育教师工作的有关进展情况。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

  各位媒体界的朋友,视频上我们介绍一下职业教育的建设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包括职教教师队伍建设在内的职业教育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认真贯彻落实,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广大教师把大有作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可为的生动实践,职教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下面我分五个方面介绍一下。

  一是治理体系基本确立。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对职教教师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今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对职教教师队伍建设作出规定,可以说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制度正在逐步健全,治理体系基本确立。

  二是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全国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规模从2012年的111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129万人,增幅达到17%,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年龄结构看,中职学校50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占比将近80%,高职院校此项占比达到83%,中青年正成为职教教师队伍骨干力量。从“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占比来看,中职和高职均超过55%,达到了占比过半的要求。从学历结构看,中职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比达到94%,高职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比达到99%,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达到41%。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长期以来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偏低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有效解决。

  三是专业发展成效显著。

  启动实施国家职教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起了“国家示范引领、省级统筹实施、市县联动保障、校本特色研修”的四级培训体系。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培训经费达到53亿元,带动省级财政投入43亿元,有效支撑了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工作。2022年,启动实施“职教国培”示范项目,着力打造一批能够发挥高端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培训项目。全国职教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工作于2019年启动,分两批建设364个创新团队,示范带动建立省级创新团队500余个,教师团队能力素质全面加强。学界也认为,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充分挖掘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精神两方面潜力的重要举措。

  四是校企双向流动更加通畅。

  2012年以来,教育部出台一系列文件,支持、鼓励和规范职业学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老师;我们公布102家全国职业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明确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广东省指导高职院校自主开展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认定,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教教师双向流动,兼职教师与专任老师人数比例达到1:1.7,兼职教师成为职教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们将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专设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发布板块,建立兼职教师库,为校企搭建更多沟通的桥梁。

  五是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教育部不断加大对职教教师表彰力度,在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表彰项目中,均按照同等比例专设职教教师奖项。通过一系列激励举措,不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提高职教教师岗位吸引力。2017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教育部两次开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示范创建,共有40个职教教师团队入选。其中,广东省有3个团队入选,分别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学科教师团队、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教师团队、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双高校”高水平艺术设计专业群教师团队。这些教师团队有力引领带动了各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中推进协同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是系统工程,也是长远大计。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职教教师队伍建设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大有可为。今年,教育部将开展职教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着力提升职教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下一步,我们将扎根中国大地,按照“创新制度、完善体系、加快补充、提质赋能”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充实数量、优化结构、规范管理、加强保障,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职教教师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续梅:

  感谢任友群司长,刚才任司长也提到,2017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了重要指示,到明天是整整五周年的时间,所以我们今天也关注到,像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其他媒体都开始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进行系列报道,也感谢各家媒体的支持。接下来请分会场的李大胜副书记介绍广东职业教育十年改革发展的成效。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副书记李大胜:

  我介绍广东职业教育十年以来的发展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美好愿景转为“大有作为”的广东实践。

  十年来,我们坚持高位统筹,实现了职普同等重要地位。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进职教重点工作,出台职业教育条例等政策文件,实施“扩容、提质、强服务”行动计划,职教定位更加巩固。全省625所职业院校,在校生280.5万人,历史性实现高职院校地市全覆盖。十年来职业教育累计投入4486.63亿元,2021年高职、中职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比2011年分别增长82%、280%。

  十年来,我们坚持扩大供给,满足了人民对美好职教的向往。投入94亿元建设省职教城,已进驻10所学校、11万学生,成为教科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新范本。实施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工程,三年新增12.6万高职学位;超额完成扩招任务,帮助26万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了大学梦。2021年中职毕业生升学率44%,中高职三二分段、专升本招生数均比2011年增长十倍以上,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日益畅通,职教体系日趋完善。

  十年来,我们坚持内涵发展,建设了大湾区技能人才培育高地。为社会输送769万技能精英,就业率连年保持95%以上。建设14所国家“双高”高职、62所国家示范中职、1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奖数全国第三,并获高职唯一一个特等奖。深化“岗课赛证”融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课证共生共长”培养模式被国务院领导评价“一点都不输德国”。专任教师数增长27%,研究生学历占比增长82%,双师教师占比60%,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十年来,我们坚持互融互通,构建了产教融合新生态。专业设置覆盖全省产业体系,建设609个省“双精准”示范专业和高水平专业群;2021年高职战略性“双十”产业集群相关专业毕业生占比45%。建设2个国家、10个省产教融合试点市,培育1223家产教融合型企业。2012年率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已覆盖全省67%的高职院校;全国首创技工院校“校企双制”办学模式;建设19个国家示范职教集团,产学合作企业8万余家;高职校企共同开发课程5665门、教材2581种,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4.5亿元、是2011年的十倍。

  十年来,我们坚持服务发展,展现了助力国家重大战略的职教担当。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培训797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247万人次,珠三角中职面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招生”80万人;5所优质高职对口帮扶培黎职业技术学校,打造“丝绸之路职教名校”;对口甘孜开展中高职联合贯通培养,创新职教对口帮扶新模式。助力“双区”建设,部省出台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和深圳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意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组织职业学校协同重点企业建设“鲁班工坊”,实施“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推动职教广东标准、广东模式“走出去”。

  下一步,广东将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培养质量,打造职教新生态,为广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续梅:

  感谢李大胜副书记。发布会以后,分会场的记者还会实地采访广东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北京的记者如果有需求,也可以通过直播带访、视频连线等形式进行采访。下面请邢小颖老师介绍个人的学习成长经历。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实践课教师邢小颖:

  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我要讲的是:沐职教春风,绘出彩人生。我叫邢小颖,是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的一名实践课老师。挺意外的,去年我莫名其妙的“火了”,我讲铸造课的视频获得两亿播放量和百万点赞,可能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给顶尖学府的学生讲课,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我这十年的成长经历。

  一是步入高职,练就技能。

  2011年,我考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听说材料专业的毕业生很“抢手”,用人企业来晚了,就招不到人了,所以我选择了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初入校园,发现学校分布着很多工业厂房,感觉学校就像个工厂。走进实训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实训设备,不像教室,更像是车间。铸造、钳工等实操对体力要求高,作为班里为数不多的女生,刚开始有点吃不消。但我骨子里不服输的信念一直在,每次实训课,我都是第一个到,提前做准备,向老师请教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课上一箱接着一箱,拆了练,练了拆。碰到问题,拿出书本研究工艺,再接着练。在校三年,待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实训基地,经过反复实操,一项项技能就这样被我熟练地掌握了,这为我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初入清华,站稳讲台。

  2014年,我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任教,和我一样毕业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清华任职的前后有5批13人。上学时,超过总学时一半的实训课,让我们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这是我们能够在清华为本科生讲授实践课的根本原因。入职之初,没有教学经验,我有些惶恐和不安,实践课操作过程多,面对国内顶尖的学生,既要保证演示过程行云流水,还要保证学生不走神、听明白,对我是极大的考验。我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通过综合培训和练习,终于站稳了讲台,连续七年获得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实践教学特等奖和一等奖。

  每次实训课后,学生都会提交一份思想报告,我也经常会出现在学生们的报告里,有学生说:“邢老师的动作特别利索,我们可能要干半个小时的活,她十分钟就能完成”。还有的学生说,“小颖老师讲课富有激情、风趣幽默、妙语连珠,简直是宝藏老师”。实训中心嘈杂,我得大声讲课,学生经常提醒我:“老师您小点声吧,我们能听清,您嗓子哑的让我心疼”。我把我和学生的这种彼此体恤称为“双向奔赴”,觉得我们这种“双向奔赴”的情感太美好了。学生们的评价和关心让我信心倍增。有时学生问我是不是清华大学毕业的?我会从容的告诉他们,我是高职毕业的。我时常想,必须不断努力提高,才能有站稳清华讲台的十足“底气”。

  三是深耕专业,学习一直在路上。

  2015年,我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升本,2017年顺利毕业,并拿到工学学士学位。那两年,我上班时间身份是老师,周末又变成了学生,也会疲惫,也会修改毕业设计改到崩溃,但是最后收获颇丰,内心充盈,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工作之余,我在专业领域做研究、发论文,申请专利,2021年获评工程师职称,让自己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为充分发挥实践课思政育人功能,我着力将专业领域“大国工匠”元素融入课堂,用“工匠精神”感染学生,让他们体悟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自豪。

  过去这十年,是职业教育给了我人生出彩的机会。我想,大家对我的关注也能折射出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职业院校毕业的我们,可以看到更高、更远、更广阔的世界,也会有多元的发展路径和出彩的人生。我们应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并为之持续努力,因为,机会总是留给不断努力的人。今后,我也将继续秉承母校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明德、笃学、精艺、强身”的校训,锤炼高尚品德,深挖专业理论,苦练技术技能,绘就出彩人生!

  续梅:

  好,感谢邢小颖老师。刚才听了小颖老师的成长经历,也让我们深深感到,确实是职业教育能够让人人都出彩。最后,我们请邢晖主任点评职业教育十年发展的特点和成效。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

  记者朋友们,大家好!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职业教育十年来发生了快速、巨大、深刻的变化,我用“七子归一”来概括。

  第一,“位子”更高了。职业教育的国家地位和社会认同度越来越高。2014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专门作重要指示,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为技能型社会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第二,“号子”更响了。职业教育公共治理体系越来越完善。刚才两位司长都提到了,新《职业教育法》实施;国家重磅颁布相关文件;教育部、人社部等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及部门各种政策文件密集出台,这些政策价值指向的关键词:类型、体系、质量、产教融合、制度创新等,很好地发挥了政府主导的作用。

  第三,“台子”更宽了。大有可为的职业教育舞台越来越大。“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多管齐下、多元办学的发展生态。国务院协调机构统筹各部门积极发挥作用,行业指导委员会更新组建和指导,职教集团资源不断集聚并深化体制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专兼结合;从过去的全国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到部省共建的地方改革创新高地,从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到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普遍推行,各方机构和人员在职教跨界的平台上更加活跃。

  第四,“链子”更长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趋于完善,层次结构更加完整。中职和高职不再是学历终结的教育,不仅可以直接衔接,还能与职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贯通起来。职教高考的新赛道,使职校生通往接续教育的道路更宽广更通畅。此外,职普融通、育训结合、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等,加宽加长了学生成才之路,更好地满足学生“就业有门、升学有路,继续发展有基础,创业有优势”。

  第五,“步子”更大了。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创新探索层出不穷。投资、管理、办学体制都有新突破,专业、课程、教师、实训基地建设都有新进展,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都有新探索,“双高”院校探索中国模式、中国标准、中国制度渐出成效,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共同体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颇有成绩。各地、各校不同层面的改革呈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之势。

  第六,“旗子”更艳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和特色魅力彰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德技并修,培育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校企双元育人已不再是号召,双证书制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不断壮大;产教融合型企业、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亮丽的风景线,职业教育特色更加鲜明。当然,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仍然在路上。

  第七,“样子”更好了。职业教育的整体形象越来越好,毕业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一是职业院校整体实力逐年增强,国家级示范校、骨干校、优质特色校、双高校起到了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学生质量趋好,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较高。刚才邢小颖老师的成长经历也是众多职校毕业生的典型代表。三是社会服务贡献率显著增强。刚才李大胜副书记的介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双区”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等。四是职业教育的社会认识度、关注度、认同度越来越高。新修订《职业教育法》高票通过,令人振奋。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热度和广度越来越高,社会各界越来越关切,家长和学生对职教越来越主动客观,职业教育开始从“别人家孩子的教育”变成了“自己家孩子的选择”。

  总结这十年,职业教育发生了格局性的变化,呈现定位类型化、办学多样化、体系融通化、制度系统化、合作纵深化、责任下移,高质量为重的新特点和新局面。

  最后,“七子”归一,“担子”更重了。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已经清晰明确,新《职业教育法》规定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追求,规定了“七个坚持”的遵循原则,规定了“六个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定了职业教育的新内涵和新定位,规定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职教特点的制度体制机制,为下一步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提升质量保驾护航,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重大。未来已来,行而不辍,职业教育未来可期。

  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邢晖主任,几位嘉宾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我们进入答问环节,记者朋友们既可以向主会场的嘉宾提问,也可以提问分会场的嘉宾。

  中国日报记者:

  谢谢续主任。刚才听了任司长关于十年来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介绍,感到十分振奋,您提到今年教育部将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能简要介绍一下基本情况吗?谢谢。

  任友群: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十年来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来看,由于历史欠账多发展底子薄,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今年,我们启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就是对一些重点工作,特别是需要今年启动的工作进行明确和部署。昨天,我们还专门进行了工作调度。能力提升行动,明确了6部分内容,相关文件今天将在教育部官网进行公布。这里,我简要介绍几个重点工作。

  一是健全培训体系。实施“职教国培”示范项目、调整国家级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布局、打造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严格落实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教师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

  二是创新培训模式。推进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施职业院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育计划,通过点状布局,实现全面引领。

  三要推动产教融合。我们要推动教师企业实践,实施兼职教师特聘岗位计划。这个实施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并不是所有有一技之长的人都适合到学校做兼职教师,还需要制度设计。我们要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在全国智慧教育平台布局校企合作板块,畅通校企双向流通渠道。这些都是今年要做的,一些具体细节,陆续在后面推出,欢迎记者朋友们持续关注。

  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请问广东分会场的杨欣斌书记。我们知道深圳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企业,请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这些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欣斌:

  非常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创造了伟大奇迹。目前,深圳上市公司数量达505家,涌现出了以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大族激光等为代表的一批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工艺、标准和业态创新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企业新需求和市场的新变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广泛调研与深入研究,开展了以特色产业学院为载体的“九个共同”双主体育人模式创新,即每个专业群联合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一所特色产业学院,对标“最新最高最优”,实施“九个共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校企共建了华为ICT学院、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等14所特色产业学院。

  “九个共同”的底层逻辑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校企双赢为动力。一是共同开展党建和思政教育,通过企业的创新奇迹,树立“四个自信”,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二是共同开发专业与课程标准,将企业的最新技术、标准和工艺等第一时间转化为教学内容,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三是共同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通过校企互聘、教研互促等途径,不断增强教师跟踪、应用和驾驭新技术的能力;四是共同攻克“卡脖子”技术和工艺,围绕企业“卡脖子”技术,校企共同组建团队攻关,以源头创新撬动教学内容更新;五是共同制定行业标准,校企双方共同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成为行业标准,形成行业制高点,打造“中国标准”,提升服务产业的能力。

  六是共同开发职业资格证书,增强产教供需对接的精准性,促进学历与能力双提升;七是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题目从企业来,师生创新创业有真题,结果到企业去,创新的成果有真用,提升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八是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人才精准培养,增强了技艺传承;九是共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为民族企业“走出去”培养实用人才。

  经过五年多的实践,“九个共同”模式成效显著:一是学生的就业质量明显提升,平均每届学生到世界五百强或行业龙头企业就业的比例达到16%,学生的平均起薪达到了6926元;

  二是解决“卡脖子”能力明显提升,校企联合建设技术研发平台25个,联合制定各级各类标准80个,攻克了光刻胶等一批“卡脖子”技术,受到华为公司的肯定;三是服务企业能力明显提升,年均面向企业员工开展培训12万人次。

  2021年,国家发改委把我校的校企共同育人模式作为深圳47条创新举措之一向全国推广。“九个共同”模式也被南非、埃及、马来西亚等国家采用,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谢谢各位。

  封面新闻记者:

  我刚才注意到,分会场有企业代表在现场,能否给介绍一下目前校企合作情况?谢谢。

  刘斌: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白天鹅宾馆从开业至今,一直很重视和职业院校的合作,把它作为企业精准获取人才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着力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使宾馆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口碑,形成了民族品牌,实现了校企双赢。在具体合作举措上,宾馆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力:

  一是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在改革开放初期,受政府委托,白天鹅宾馆与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共同制定酒店从业人员的标准,并沿用至今。

  二是联合培养人才。白天鹅宾馆在筹备初期就与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合作办学,用冠名班的方式,学校为宾馆输送人才,打造校企合作典范。2014年,我们在原有基础上首创了订单班的模式,在现代学徒制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2020年,双方继续创新合作模式,联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打造升级版的定制班,将中职订单班直通高职现代学徒制,实现了“三个对接”,即专业与行业对接,教学与服务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通过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首次尝试在中职学校培养职业经理人,打造中国版的酒店职业经理人的培养模式。

  三是共同开发课程,宾馆一直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积极推动培训课程内容和产业需求科学对接,推动学校精准培养产业所需人才。

  校企合作,特别是校企协同育人,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同时,也为白天鹅品牌的传承与发展持续提供了新鲜血液和青春活力,为培养未来的酒店人才筑强根基,为国家工匠人才培养打实了基础。目前,宾馆员工中共有职业院校毕业生500人,占员工总人数的68%。他们当中涌现出像全国劳模黎海燕、党的十九大代表张丹凤、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余立富等优秀人才。这些年来,我们和学校培养的员工获市级以上各类荣誉25项,市级以上技能比赛获奖85人次。

  校企合作有力推动了宾馆的可持续发展,助推宾馆获得“中国饭店金星奖”、全球金榜最佳经典酒店等多项荣誉称号。

  今年,新的《职业教育法》颁布施行,更加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与职业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产学教研合作、人才队伍培养及共建共管产业学院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

  人民日报记者:

  在这个月,《职业教育法》迎来了时隔26年的首次修订,并颁布实施,请问陈司长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图景吗?谢谢。

  陈子季:

  谢谢人民日报的记者同志提问。我前面已经介绍过了,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总结职业教育这十年来的改革发展经验,以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为契机,锚定产业需求,提高职业素养,来有效地促进高质量就业和支撑高质量发展,使现代职业教育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行稳致远,努力实现职业教育自立自强、吸引力增强,还有发展环境更好。

  一是在自立自强方面,主要是要提高自身质量,在这方面,下一步我们在四个方面努力。

  在办学模式上,要更加深化校企合作,落实职教法对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学校的属性、财政投入、消费标准、师资建设等规定,落实“金融+财政+土地”组合式激励政策,建立产教融合政策执行落地情况的监测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和学校的积极性,大胆探索混合所有制,形成校企共生、协同育人的新局面。

  在培养模式上,主要是要坚持深化教师、教材和教法的改革。在教师改革方面,刚才任司长对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已经做了介绍。在教材改革方面,主要是以高质量的教材为基础,以高水平的教学资源为支撑,组织建设量大面广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在教法改革方面,主要是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等,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

  在学习环境上,要坚持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推动职业学校做好文化育人的顶层设计,特别是要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帮助学生塑造阳光自信、团结协作、遵规守纪的品格,不断提升职业学校管理水平。

  在条件保障上,要坚持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推进中职、高职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进一步落实生均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的要求,加大政府主导的各级财政投入,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建立健全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力量多元投入机制,加快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

  二是在增强吸引力方面,重中之重还是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里面有几个层次。

  在中职方面,主要是在“多”字上下功夫,要完善普职协调发展的政策,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实现基础性转向,铸牢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类的通用技术技能基础,为不同禀赋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高中阶段教育,打通个体成长成才的路径,增强中职的吸引力。

  在高职专科方面,主要是在“优”字上下功夫。做好首轮国家“双高”计划绩效评价和第二轮遴选工作,推动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加快构建以“双高”计划为引领,区域内高职学校协调发展的格局。

  在本科职业教育方面,主要是在“稳”字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本科教育的指导,明确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办学机制、教育教学模式、质量管理、生均拨款标准等办学要求,支持一批优质的专科高职学校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支持优质的专科高职学校内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的专业,实施职业本科教育。

  在保障方面,要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深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通过扩大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计划,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升学方面与普通学校的学生享有平等的机会。

  三是在发展环境更好方面,要加快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

  要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会同相关部门完善符合技术工人特点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建立企业技术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鼓励行业主管部门、群团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及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多种方式对高技能技术人才进行特殊奖励,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为职业院校毕业生营造公平就业的制度环境,对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的领军人才,在住房、安家补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政策。

  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利用电视、电影、新闻媒体等,向社会传递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和重大举措,引导激励全社会广泛支持、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大力宣传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事迹,积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

  谢谢。

  续梅:

  好,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再次感谢主会场和分会场的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以及我们现场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员。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