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合作 > 交流合作

Dieci anni istruzione in Cina: La riforma e lo sviluppo della formazione post-laurea e la ricerca

来源: 时间:2022年06月17日 浏览次数: 【字体:

A Review of Achievements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2012-2022)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 would like to express gratitude to all sectors of society for their support for China’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place great emphasis o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July 2020,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gave clear instructions on how to further develop postgraduate education, which provided a fundamental guideline f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New Era.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in 2012, MOE has followed General Secretary Xi’s guidance and implemented the tasks assigned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MOE has conducted two rounds of comprehensive reforms, with four major targets, i.e. preparing students to become morally upright individuals, serving national strategies and social needs, promoting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riving for world-class excellence. Marked success has been achieved: Progress towards building a sizabl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has been accelerated,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ensure overall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eady steps have been taken to build a strong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1)Preparing students to become morally upright individuals

In the past decade, substantial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strengthen mor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order to form them into morally upright individuals. The number of postgraduate programs in Marxist theory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a better arrangement has been made at the master and doctoral levels. The number of leading schools of Marxism has also risen rapidly, which has provided strong support for mor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Furthermore, postgraduate supervisors’ responsibilities in moral education have been further expanded. A set of policies has been issued to clarify supervisors’ role as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strong moral character and improve academic achievement. Party building and moral
education have been strengthened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who have deeper conviction for the CPC vision, are more dedicated to serving the country, and have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about life.

(2) Serving national strategies and social needs
Over the past decade, China’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as well served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nurturing young scientists who can explore technological frontiers,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erv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help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all. During this period, China’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has produced more than 600,000 doctoral graduates and more than 6.5 million master’s graduates, offering a strong talent pool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PC and the country.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Degree program catalogs have been revised to cover a full range of academic disciplines that are important to the countr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se disciplines lay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A more sophisticated system has also been set 2 up to provide more tailor-made guidance and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for students. In addition, the general public now better understands that “professional degrees and academic degrees are equally important”. Doctoral program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griculture, and medicine have been strengthened, and a number of little-known programs with great cultural significance have been bolstered.

Targeted and systematic measures with a clear focus have been taken to prepare students to become urgently-needed, high-caliber professionals. A list of urgently needed academic disciplines has been identified, and the education sector’s capacity to serve the country’s needs has been strengthened. The number of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 has increased. Policies to set up and administer such programs have been set forth,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have been made to guide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as improved: On the one h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as provided strong support to attract world-class talent and build innovation hubs in economically strong areas; on the other hand, it serves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economically weak areas in western
China.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enjoy more autonomy in setting up new academic programs and courses, and all degree-granting institutions are allowed to adjust their academic programs and set up secondary-level programs. During the past 10 years,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has been optimized, and it is able to meet society’s needs more rapidly.

(3) Promoting education quality
Over the past decade, reforms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ave deepened, a robust system has been built to ensure education quality, a remarkable improvement in overall quality has been achieved, and universities’ capacity to transform students into high-caliber professionals has been enhanced. In 2019, a campaign was launched to impose stricter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for all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volved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Evaluations of degree-granting institu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routinely, and more rigorous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s. Both supervisors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are now better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striving for high quality.

Innovative models have been adopted to provide students more tailor-made guidance and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Partnerships linking education with science and industry have become more sophisticated, thus strengthening the synergy among government,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The number of supervisors increased from 298,000 in 2012 to 557,000 in 2021, and steady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supervision system and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supervision.

The development of courses and textbooks has also been strengthened. A guidebook for postgraduate-level core courses has been published, which covers all existing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over 1,500 courses.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create a more congenial learning environment. Over the past 10 years, MOE,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offered lectures and organized activities for newly enrolled postgraduate students to help them learn more 3 about the ethics of science and how to build a healthy learning environment. Postgraduate students have mad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to science, including a number of important national projects, and have become the backbon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4) Striving for world-class excellence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have pressed ahead with efforts to build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academic disciplines. Universities participating in the “double first-class” project are the main breeding ground for basic
research professionals an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lace to train talent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y boast, respectively, over 80% and nearly 60% of all the doctoral students and master’s students in the country. The “double first-class” project has made steady progress, lea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ystem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Through perseverance and hard work, the first round of the project has attained it goals: A number of universities and several academic disciplines lik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ve become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participating in the “double first-class” project have made a series of major breakthroughs in promoting basic research innovation, developing core technologies and serving national strategies. The disciplines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have seen a thriving growth, catalyzing the improvement of other disciplines. A number of centers have been built in China’s regular HEIs to sprea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ubstantial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a number of important academic research projects, including the projects of literature of Marxism, literature of Confucianism and Tsinghua Bamboo Manuscripts.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have also been enhanced. In the past 10 years, 71 postgraduate-level Chinese-foreign joint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nd 276 Chinese-foreign joint education programs have been launched. Dozens of international joint laboratories in the fields of biomedicin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and more have been set up in cooperation with foreig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academic research institutes.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made in China’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re attributable to the solid implementation of the guiding principles developed from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strong
leadership from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tremendous support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and the endeavors of all stakeholders involved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MOE will continue to pu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nstructions into practice, stay confident in the country’s education development, learn lessons from history and take active steps,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nurturing urgently needed, high-caliber professionals, and build a world-clas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6月14,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周启红、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

  教育部主会场和湖北分会场的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来参加教育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这也是“教育这十年”“1+1”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四场,今天我们一起来关注研究生教育的这十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工作主线,推动研究生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

  今天,我们邀请了多位嘉宾,共同来为大家作介绍。主会场出席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洪大用司长;本场我们邀请的专家是: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杨卫会长,杨会长也是中科院院士,近二十年前也做过研究生司司长,也担任过浙江大学的校长,所以对于研究生教育这些年的发展非常了解。我们还邀请了两位高校的代表,北京大学龚旗煌常务副校长,还有清华大学的杨斌副校长。今天的分会场,也是我们的实地采访点,设在了湖北,在分会场出席的嘉宾是:湖北省教育厅周启红副厅长,还有武汉大学沈壮海副书记。

  下面在嘉宾介绍相关内容之前,我们先播放一个视频短片,回顾研究生教育走过的这十年。

  好,看完小片,下面我们请洪大用司长介绍研究生教育十年改革发展的成效。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感谢社会各界对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十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两周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总书记明确要求,“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这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坚决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工作主线,先后实施两轮综合改革,加快建成研究生教育大国,整体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稳步迈进,取得历史性成就。

  第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铸魂育人走深走实。

  十年来,研究生教育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等重点举措,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显著增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得到加强,博士、硕士学位点布局不断优化、数量稳步增加,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撑。“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由建设初期的9所增加到37所。

  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全面深化,先后印发了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意见、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等政策性文件,推动“导学思政”,充分发挥导师的第一责任人作用。研究生党建工作不断强化,自2018年起连续开展两批“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遴选培育工作,示范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研究生课程思政全面加强,2021年评选课程思政示范课99门、教师名师和团队99个,强化示范引领作用。研究生爱党报国信念更加坚定。在庆祝建党百年、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等重大历史关头,广大研究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展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争作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第二,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结构类型更加优化。

  十年来,研究生教育紧密服务“四个面向”战略部署,持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中国特色学科专业体系更加完善。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中医等一批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工程专业学位类别由1个调整为8个,形成了涵盖14个学科门类、113个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专业目录,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为进一步支撑知识创新、科技服务和产业升级,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新版目录近期即将发布实施。分类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在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5%增加到2021年的58%,博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5.8%增加到9%,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同等重要、分类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重点学科领域不断加强。理工农医类一级学科博士点从2012年的1944个增至2575个;“双一流”建设中,理工农医类学科占比达到78.5%。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持续加强,甲骨文等一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冷门绝学”得到传承发扬。

  在国家急需领域主动布局人才培养项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主攻方向,2021年超常规布局集成电路、公共卫生等人才培养专项,今年还将继续部署相关培养专项,有目标、有重点、成建制地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采取专门措施加强了党的建设、中共党史、考古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急需学科建设。研究编制了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包括了中华早期文明、国际传播、量子科学与技术、高端装备等数十个急需领域,近期即将印发实施,今后每年更新,持续增强对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响应能力。在交叉学科领域创新机制。新增交叉学科门类,出台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对交叉学科发展作出了制度性安排,200多个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双碳等700多个交叉学科点。区域布局持续优化。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博士点占全国的27.6%;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政策倾斜支持,促进西部地区博士授权高校占普通本科高校的比例达到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学科专业调整机制放管相济,更加灵活,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周期由原来的10年缩短为5年,放权32所高水平大学自主设置学科专业,赋予所有学位授予单位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二级学科自主设置权限。十年来,各单位自主设置了近5000个二级学科点,通过动态调整主动撤销了1700多个学位点,约占全国学位点总数的10%,存量结构不断优化,快速响应需求能力显著提升。

  第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培养改革全面深化。

  十年来,研究生教育坚守质量生命线,培养机制改革不断深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教育质量整体上显著提升,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切实增强。全面建设高质量保障体系。印发加强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规范研究生异地培养等文件,完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2019年以来深入开展“学位挤水”行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强化质量监管。持续开展学位点合格评估,2014—2021年撤销103个学位授权点,196个学位授权点限期整改。加大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力度,导师和研究生的质量意识不断提升。

  分类培养模式持续创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模式更加成熟,坚持开门办研究生教育,强化政产学研协同培养,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水平企业联合培养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认定建设了108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探索了农业硕士“科技小院”育人模式,带动全国高校建设科技小院300多家;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四证合一”培养模式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研究生的广泛认同。导师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导师队伍由2012年的29.8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55.7万人,结构不断优化,质量稳步提升。构建了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助力导师能力提升。

  课程教材建设全面加强。组织专家编写出版各学科专业《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共计1500多门课程,为各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指导。在2021年首次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评选出研究生优秀教材48本。学风建设持续加强。会同中国科协连续10年面向新入学研究生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弘扬科学家精神,视频上线后年均点击量突破1000万人次。科研贡献更加突出。近年来新增院士和国家科技三大奖第一完成人中,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均占三分之二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员中,超过50%为在读研究生,超过30%为在读博士生;嫦娥飞天、蛟龙入海、高铁飞驰、航母入列,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的背后,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第四,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一流大学体系加快构建。

  “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了全国超过80%的博士生和近60%的硕士生培养任务,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生力军。“双一流”建设各项工作有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带动一流大学体系加快构建。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加强,建设高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推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世界一流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15年的60%增长到2020年的72%。持续提升吸引海外人才能力,引进汇聚了一批国际顶尖学者。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招生选拔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培养模式更加多元,培养了大批基础学科人才和高水平复合型工科人才。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增强。

  建设高校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方面连续取得重大突破,取得了全球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并网发电、自主研发国内第一座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研制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研发我国首款新冠中和抗体药物等一系列重要成果。建设高校已经连续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3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的主要支持单位当中,有11个来自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多个高校智库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和培育单位。建设47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马藏、儒藏、清华简等一批重大学术研究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高水平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举办硕博层次合作办学机构71个,合作办学项目276个,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生物医学、环境生态等领域组建数十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引领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双一流”建设引领带动各地建设了410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和1387个地方优势特色学科,高质量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体系正在形成。经过不懈努力,首轮建设总体实现了阶段性目标,若干所高校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材料科学与工程等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铸就辉煌!研究生教育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以及研究生教育战线的共同努力。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深刻认识到,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相比,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相比,与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相比,研究生教育还有巨大的努力空间。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教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重负重,奋力前行,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扎实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体系,不断开创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洪大用司长,接下来我们请龚旗煌常务副校长介绍北京大学十年来基础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成效。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和北大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树立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北京大学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成效有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因材施教,畅通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本土化路径。扎实开展强基计划、数学英才班、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设计“3+X”本研贯通培养方案,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训练成果显著的学生,可以在本科三年级结束时直接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每年为本科生提供近500项高质量研究课题,落实学校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其他科研实验平台向本科生开放,引导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研究工作的学生提前为研究生阶段的深造做好准备。

  二是加大资源投入,强化对基础学科的支撑保障。持续扩大“关键领域急需人才支持计划”,给予数学、基础医学等国家急需、人才培养基础好的基础学科招生计划增量支持。建立健全博士研究生岗位奖学金体系,增强资源统筹能力,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资助水平,提升基础学科人才科研专注度。在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稳定支持基础学科,让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三是坚持破立并举,激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潜力和活力。落实“破五唯”要求,建立健全博士研究生创新成果综合评价体系,鼓励基础学科研究生大胆探索、勇攀高峰。设立“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未名学者计划”,以科研潜力为首要标准,提供科研经费和研究指导支持,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为中国学术开宗立派、为中华文明创造新生、为世界发展贡献智慧为使命,以深化新文科建设为抓手,努力培育北大气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四是深化学科交叉,充分发挥“催化剂”作用,推动基础学科的前沿创新。打造“区域与国别研究”“临床医学+X”“碳中和核心科学与技术”“数智化+”等学校层面的学科交叉平台,努力孵化创新成果。充分用好自主权,设置数据科学与工程、整合生命科学、纳米科学与工程等一级交叉学科,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极和创新生长点。坚持“科技为人文赋能,人文为科技赋值”,以数字人文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文理大交叉、大融合。

  五是坚持“四个面向”,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平台,提升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推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牵头开展数理化生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专项筹备工作。加强与各类国家级科研单位合作,发挥北京怀柔科学城等重大项目平台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北京大学将以此为己任,不断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充分发挥标杆示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龚校长,下面请杨斌副校长介绍清华大学十年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经验及成效。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

  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清华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要和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打造“贯穿培养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学术更学术、专业更专业”的分类培养发展体系。现已建立了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了学术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培养并重的格局,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较强学术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学者。与此同时,学校服务国家需求,扎实推进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一是肩负国家使命,积极打造工程师培养的清华品牌。学校瞄准国家急需的高精尖缺领域,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坚持“国家战略、数一数二、独一无二、高端合作”的原则,设立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面向创新创业的电子信息创新创业项目,适应能源发展战略趋势的能源互联网项目,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国际核电人才项目、航空发动机项目,跨专业领域的超精密技术、集成电路人才培养项目等,加快培养“高精尖缺”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

  二是坚持一流标准,形成汇聚合力、自主培养的清华方案。学校注重在工程领域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交流合作,提升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能力。近十年来,清华大学先后与全球知名高校合作开设了25个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其中与美国耶鲁大学等高校合作的7个培养项目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支持。2017年,清华大学与三大核电集团合作开设“核电工程与管理国际人才培养”项目,培养了一批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卓越工程师队伍。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产学研用互通互促的清华机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2021年以来,清华大学在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等核心关键领域与近50家重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不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拓宽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双向人才交流渠,加强研究生在实践基地中的真刀真枪历练,提升研究生发现真问题、解决大难题、定义新命题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实践历练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四是加强资源统筹,创新以中心管理为主的清华模式。学校突破传统“院系制”培养模式,加强跨院系、跨领域的资源整合与统筹,创建汇聚资源的“中心制”管理模式,成立校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心、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分别统筹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招生、培养和学位管理工作,构建起集约资源、高效管理的工程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为高层次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2021年底,学校正式发布《2030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2030全球战略》《2030创新行动计划》,在新发展阶段吹响了高层次人才培养改革的冲锋号。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培养大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难题的工程师队伍,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杨斌副校长,接下来我们请分会场周启红副厅长介绍湖北省十年来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成效。

  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周启红: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对湖北教育的关心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在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建设高等教育强省为目标,聚力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这十年,研究生教育规模突破性增长。招生数由3.81万人增长到6.93万人,增长82%;在学研究生由11.09万人增加到20.04万人,增长81%;毕业研究生由3.28万人增长到4.41万人,增长34%;高校专任教师博士比例由19%增加到32%,增长13个百分点。

  这十年,高层次人才不断汇聚。我省高校有“两院”院士54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7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2人。2012年以来,省级人才项目支持高校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100多人。2021年,我省首次评选“湖北省杰出人才”20人,其中高校9人。

  这十年,服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我省高校有国家级科研平台55个,数量居全国前列。高校研发经费支出由37亿元增加到101亿元,增长了172%。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由1567项增加到2096项,增长了33.8%。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由23亿元增长到53亿元,增长了126%。

  第一,坚持一流目标,构建一流大学体系。

  2017年以来,省财政每年投入30亿元专项经费,支持7所部属高校32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17所省属高校29个国内一流学科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建立学科分层建设体系,实施“三个行动”,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和方向争创一流。实施“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行动”,重点建设10个左右学科,夯实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基础;实施“国内一流学科争创行动”,加强建设30个左右学科,壮大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基本盘;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行动”,支持建设150个学科(群),提升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第二,坚持内涵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2021年,出台了推进新时代湖北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35条措施。我省高校加快优化重组学院、学科布局结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组建了网络安全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新兴学院,重点建设武汉大学等30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三五”以来,我省新增基础学科、哲学社会科学、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博士点56个、硕士点272个。2021年11月,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布局的相关文件,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了5个万亿产业、10个五千亿产业、20个千亿产业集群均有一批学科专业紧密对接。

  第三,坚持“四个面向”,深度融入发展大局。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集成电路、网络空间安全、关键软件、生物育种、考古学等领域,承接实施国家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5个。高校支撑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不断提升,现有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等2个国家大科学设施和1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我省在建的9家湖北实验室中,5家由高校牵头;布局建设的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6个依托高校建设。一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承担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开展“博士服务团”活动,10年来,引进人才智力支持2700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2650场次,培训20多万人次。实施“百校联百县高校服务乡村科技振兴行动计划”,确定1502个高校科技支持服务乡村振兴项目。

  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周启红副厅长,最后请杨卫会长点评研究生教育十年来的发展成就。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

  各位记者朋友,很高兴从专家的视角上点评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成就。

  我从1986年就开始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1991年开始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共培养研究生获得学位43人,其中有27人现在中外大学担任研究生导师。从2004到2006年,我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从2006到2013年,我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从2019年起,我被选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有着多年研究生教育的管理经验。我深深体会到,最近的十年,是研究生教育大发展的十年,现从规模、质量和体系构建这三个方面来加以评述。

  第一,规模凸显,为民族腾飞开辟人才库容。

  近十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体现在博士生规模的壮大,尤其是理工科博士生规模的壮大,得到了世界的关注。在以研究国际关系闻名的美国乔治敦大学,有一个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该中心在去年8月份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题目是“中国在理工博士发展上大大快于美国”。报告披露:当前美国大学每培养2名理工科博士,中国大学就要培养3名;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延续下去,到2025年,中国就能够培养美国两倍的理工科博士。该报告同时指出,“考虑到中国对中美之间高等教育和高技术竞争的投入力度,关于理工科博士培养规模这一差距可能会削弱美国的长期经济和国家安全。”同时,该报告也表示,“一个国家培养的博士人数仅是在理工领域未来竞争的一项指标”。我国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应该是我国成为世界教育大国的最后一座里程碑,也是与我国成为世界学术产出大国相伴而行。

  第二,重视质量,为求是创新注入攀升动力。

  上述的规模扩大是在重视质量的前提下完成的。我国在2007年就启动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工程,使培养质量稳步攀升,采取的主要步骤有:一是审慎控制研究生招生数量增长,2010-2021年间学位授予的年增长率比之前的30年增长回落10个百分点以上;二是推动质量监控,对学位的审核逐渐从反映师徒关系的导师许可制,到包括多名研究生导师的导师组许可制,再到嵌入盲审环节的学科许可制;三是每个授予学位的人均学术产出逐渐攀升。今后,应该从加强对学校、学科品牌的荣誉建设,加强个性化培养措施等方面来进一步提高质量。

  第三,体系构架,为学位制度打造四梁八柱。

  在过去的十年,我国的学位制度得到了大发展,四梁八柱都立起来了。这表现在:一是学位法已进入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二是研究生教育形成了学科与专业教育的双轮驱动,并从纯学科延展至交叉学科;三是学科专业目录的新一轮修订已经完成,成为学科和专业学位评估的出发地,国际著名教育排名机构,如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开始尝试以我国的学科体系来进行学科排名;四是双一流建设启动并完成第一期,成为各大学发展的最强音;五是放权与规范并进,形成阶梯式的研究生教育自主办学体系。上述的进展体现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的逐渐发展成熟。

  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杨卫会长。嘉宾的介绍就到这里,在回答记者提问之前,我插播一条消息:为迎接党的二十大,教育部组织的“大美校园”征集展示活动今天将启动第二阶段——“人文之美”。大家知道,“大美校园”征集展示活动是4月21日启动的,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个多月以来,已收到1.2万余件投稿作品,覆盖了全国所有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包括摄影类8000余件,绘画类1800余件,视频类1500余件,文字类700余件。作品中既有展示校园美景以及文化底蕴的,也有反映师生教学科研以及共同携手抗疫等方面的内容。来稿作者既有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有大中小学青少年学子,既有老师,也有家长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初步统计,学生作者占到了一半以上。

  活动采取边征集边展示的方式,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报、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全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哔哩哔哩等各平台持续进行了展示。截至目前,各平台累计的浏览量已经达到2亿多次。“大美校园”活动不仅是师生学子展示创意、展现风采的舞台,也是展示校园之美、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平台,师生们在参与活动当中感受校园之美,传承爱国之情,笃定报国之志,进一步激发了爱党爱国爱校之情。本次活动共分三个阶段,“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发展之美”,目前第一阶段“自然之美”已经结束,今天第二阶段“人文之美”正式启动。这一阶段将聚焦师生群体,彰显校园人文底蕴,展现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志愿活动中的师生风采,展示脱贫攻坚、抗击疫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教育力量,让更多的青春故事、校园传承、报国之志尽情展现,也欢迎记者朋友们继续关注这一活动。

  下面我们进入答问环节,看看记者朋友们有没有问题。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资源供给也持续增加。请问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将如何保障培养质量呢?谢谢。

  洪大用: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质量失守会造成研究生教育的失血。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已经并将继续对教育质量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十年来,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在研究生培养规模扩大的同时,能够在整体上保障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这里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大质量观”,第二个是“全过程监管”,第三个是“内生质量文化”。我们在确保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提升方面强调“大质量观”,“大质量观”侧重于强调综合性的考察研究生教育质量,关注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的宏观因素等各个方面。比如说,我们特别强调,要落实学校的育人主体责任,要坚持立德树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位置。一所学校、一家培养单位如果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把资源集中到人才培养上面来,就很难从根本上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比如说,我们始终强调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学科专业是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如果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那么培养的人才就会不适应社会需求,这也是影响整个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十年来,我们不断深化学科专业调整,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比如说,我们对于学位授权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准入门槛,要求学位授权单位把质量关口前移,严加审核,保证质量,使后续的招生培养有坚实的质量保障基础。

  再比如说,十年来,在有关部委的支持下,教育部不断加强基础建设投入,确保学生的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能够适应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为学生学习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总而言之,我们坚持这样一种“大质量观”,强调从综合的、整体的各个方面来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强调全过程监管,也就是从招生计划制定,到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学位授予、事后监管进行全流程、全覆盖的制度设计。在制定招生计划的时候,我们并不是盲目地、普遍地扩大规模,而是服务国家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差别化地扩大招生规模。在招生环节,我们不断改革招生工作机制,完善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特别是在博士生招生过程中,严格执行“申请-考核”制,确实把那些适合从事研究的学生选拔出来。在培养环节,我们切实加强导师管理,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建立了国家、地方、培养单位三级培训体系。同时创新培养模式,实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使学生在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提升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位授予环节,特别是从2019年以来,我们持续推进“学位挤水”行动,严肃查处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问题,确保学位授予质量。

  在事后监管环节,我们对学位论文进行抽检,将发现的问题提供给学校,督促学校加强整改并完善相关制度。

  第三个关键词是内生质量文化。外部的严格约束很重要,但真正发挥作用还得靠学校、导师和学生内在的自律。在培养单位层面,我们切实压实学校的主体责任,要求学校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位置,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学科特色,实现内涵式发展。在教师层面,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鼓励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潜心教书育人,不仅指导学生学业,还要指导学生成长,要做“经师”,也要做“人师”,特别是要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大先生”。

  在学生层面,我们加强学风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学生要敬畏学术,要立志报国,要在学术专长上不断进步,实现一种自律的、自觉的、自主的学习和创造。做到敬畏之心、报国之志和专精之能的有机结合,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下一步,我们还将始终坚持深化大质量观,始终坚持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始终坚持培育追求卓越的内生质量文化,推动研究生教育在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质量稳步提升。同时,我们也欢迎各位媒体朋友进行监督,谢谢大家。

  中国网记者:

  博士生教育是我们学历教育当中的最高层次,它的质量和状态也决定了我们国家的竞争力和创新水平。目前来讲,我国的博士生教育改革有哪些经验,下一步的行动方向是什么?谢谢。

  杨斌: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完全同意您的说法,博士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而它的培养质量决定着国家的竞争能力和创新水平。

  一流博士生教育体现出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清华大学在博士生教育当中,也是深入实施“学术更学术、专业更专业”的分类培养,这里我重点报告一下学术学位博士生培养的一些举措和想法。对于学术学位博士生来说,我们始终把培养学术精神、提升学术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作为学术学位博士生教育的核心目标。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校系统筹、分工协作,全面打造思想政治的教育体系。在这方面,清华大学努力加强“导学思政”,把思政工作贯穿于导师与研究生互动的全过程,在学术科研、校园生活以及职业发展中强化价值认同。开展各类学风建设活动,大力传承弘扬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二是坚持质量为要。为了保证招生质量,规范实施“申请-考核”制,选拔了一批批学术志趣浓厚、具有创新潜力的优秀生源。所以现在对于学术型博士生来说,我们可以说不是考上来的,而是考核上来的,这体现了多维的选拔体制,整体生源质量不断提升。为了保障导师的指导质量,从2016年起,每年都举办博士生指导教师研修班,校系配合,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新上岗的博士生导师理解工作职责,提升指导能力。为了保证学位质量,我们加大了学位论文质量监督和抽检力度。2020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的意见》,强化学术共同体对学位论文的同行评价和质量监督作用。2021年,共计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校内抽检523篇。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学校深化评价改革,修订研究生学位评定标准和博士生培养工作规定,以此为突破口,破除唯论文的倾向,激励博士生勇于挑战前沿性、跨学科的课题,力争取得更多的原创性成果。同时,2017年学校启动了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全力推动院系、导师和学校形成资助合力,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显著增强。我们也设立了专项基金,资助博士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开展交流合作,目前已经超过60%的博士毕业生在他们毕业的时候都具有海外访学的经历。

  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健全思政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质量主线,通过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持续深化博士生分类招生、分类培养、分类评价,不断提升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努力造就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学者。

  谢谢。

  中国教师报记者:

  我们知道,研究生导师既是学术的指导者,也是研究生的领路人,我注意到今天武汉大学的沈壮海书记也在分会场参会,想请沈书记介绍一下武汉大学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呢?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

  谢谢记者同志的提问。我们经常讲,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做好立德树人这个工作,靠谁呢?根本要靠教师。我们推动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的关键,就是要把导师队伍建设好。刚才记者同志也讲,导师是研究生的学术指导者,同时也是人生引路人。导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现在研究生教育,包括导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很多新问题,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生源质量的提高,培养要求的提高,社会关注度的增强,对导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也随之更高、更严也更多。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锲而不舍地高标准推进导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一些具体的做法,我在这里简要给大家作一个汇报。

  第一方面,聚焦队伍质量,抓好第一资源。我们将“人才强校”战略作为学校的第一战略,我们坚持以一流人才方阵的壮大来推动一流导师队伍建设,以一流的导师来培养一流的学生。学校高层次人才的总量,这些年来也是不断攀升,我们做了一个统计,从2016年的238人次上升到现在的663人次。高层次人才,国家级项目的入选者在教师中的占比从2016年6.2%上升到现在的17%。高端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有力提升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质量,也成为吸引和培养一流研究生的活水源头。为了提高现在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还设立了导师学校,建立了国家、学校、培养单位三级联动的培训机制,构建了新聘导师岗前培训、在岗导师定期培训、日常学习等多方面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体系。通过这些举措,来着力建设追求卓越、矢志一流的导师队伍。

  第二方面,我们聚焦立德树人,抓好第一责任。我们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导师的首要职责,也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并且把它落到实处。比如我们制定《关于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细则》等,把它落到实处。我们通过这些制度建立交心谈心、工作联系、导师预审鉴定等一系列指导过程中的制度规定,以学生为本,构建新型的导学关系,强化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作用,把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的要求落细落实。

  第三方面,我们聚焦育人过程,抓好岗位管理。这方面我们也有一系列制度举措,比如我们出台《关于加强研究生导师岗位管理的实施意见》,严格导师岗位的政治要求,健全导师遴选上岗制度、导师变更制度、岗位考核制度,也有问责机制。通过这些,我们全面深入地实施研究生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选制度,充分尊重每一位导师和每一位学生的双向互选的权利。我们也不断完善导师的荣誉体系,每年评选“研究生教育的杰出贡献校长奖”“我心中的好导师”等。“我心中的好导师”全部都是学生作为评委来进行评价的。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努力提升研究生导师的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尽好责任的紧迫感,营造“当好引路人,争作大先生”的良好育人氛围。

  接下来,我们武汉大学将进一步坚持人才队伍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的协同推进,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建设“人师”和“经师”相统一的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努力为我们国家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社会普遍关注新型交叉学科发展情况,请问在这方面我们有哪些经验做法可以分享?谢谢。

  龚旗煌:

  感谢澎湃新闻记者的提问。我们都知道,交叉学科是多个已有的传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形成新的学科。所以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对于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极和创新生长点,以及加快知识生产方式变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刚才我介绍的,多年来,北京大学在深化传统优势学科建设的同时,也大力发展交叉学科,这里有两点经验跟大家分享。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对交叉学科进行前瞻性部署。北大在全国最早成立了交叉学科研究院,并且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学校层面上也布局和建设了四个学科交叉的大平台,也就是刚才我介绍的“临床医学+X”“区域国别研究”“碳中和科技”和“数智化+”这些前沿交叉平台,促进学科交叉研究。同时,我们还利用学位授权的自主审核,设置了“纳米科学与工程”“整合生命科学”“数据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学”等交叉学科,坚持以稳基础、抓交叉、促突破为目标,不断提升交叉学科设置对人才培养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是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推进交叉学科科研成果评价和人才培养改革。我们支持不以“署名文章”和“到院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吸引了一批交叉学科师资人才在交叉学科研究院、在各个平台上进行科学研究和指导学生。我们还成立了交叉学科的学位分会,理顺了交叉学科学位授予的体制机制。实行交叉学科招生计划单列,保证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规模。制定了专门培养方案,为交叉学科学生提供整合性跨学科的训练,而且我们对导师的跨学科招生也进行了非常严格的规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和北大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打造高标准的学术交流平台、高效率的学术合作机制、高品质的学术发展环境,努力做到在交流互鉴上更积极主动,在评价体系上更开放包容,推动交叉学科发展走深走实。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请问在“双一流”第二轮的建设中是如何具体贯彻落实的?谢谢。

  洪大用:

  谢谢新华社记者的提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也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的时候再次强调,“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一流”建设的重大、科学、深刻的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双一流”建设的本质在创新,规律在自主。

  从世界上看,一流大学群体的崛起总是与其所在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密切相关的。学习与借鉴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经之途,但是反思与创造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所在。我们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回答困扰当今世界的时代之问,在创新与创造方面作出我们独立的贡献。所以,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当中,我们更加突出了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对于“双一流”建设来讲,正确的导向非常重要,我们致力于优化学科布局,深化评价改革,坚决破除“五唯”,坚决不围绕各种流行的排行榜办学,坚决突出贡献、创新、质量和成效,充分发挥建设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着力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我们特别注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把党的领导贯彻在“双一流”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强化高校党委管党治党、正风反腐、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好办学方向关、人才政治关、发展质量关。

  二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造就一流人才方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建设高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标准、根本标准。

  三是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我们引导建设高校坚持“四个面向”,全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自主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以及在国际可比学科和方向上尽快突破,取得创新性先导性成果,从而打造国际学术标杆,争创世界一流。

  四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提升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我们着力推进建设高校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鼓励建设高校发起国际学术组织和大学之间的合作联盟,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主动承担涉及人类生存发展共性问题的教育发展和科研攻关任务,主动回答全球问题,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朝着引领者的方向不懈努力。

  我们建设“双一流”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经过第一轮建设总体实现了阶段性目标。在新一轮建设当中,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记者的提问和嘉宾的回答,我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各位!